跳到主要內容

世新大學桌機平板logo 世新大學mobile-logo

世新大學FBInstagramyoutube世新app

曾自認沒有拍片天份《返校》導演徐漢強專訪—被遊戲推坑的電影路

發佈日期: 9/10/2019(二) 瀏覽次數 2009

【文/數位時代記者  陳君毅】
【圖/數位時代記者  蔡仁譯】
【編輯/公共事務室】
 
新聞原文報導:https://www.bnext.com.tw/article/54663/detention-director-john-hsu-interview-2

  身為台灣第一款國產遊戲改編電影《返校》的導演,徐漢強的電影歷程與遊戲緊密相扣。從踏入電影圈、打開知名度、嘗試機造與VR影片,到首部劇情長片,不論是《返校》、《魔獸世界》,又或者是《天堂2》,都產生了足以左右徐漢強人生的影響。

  為遊戲離開電影路,卻又被遊戲推了回去

  徐漢強就讀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時,一心只想做遊戲、進遊戲圈。「 大學四年都在做遊戲,也在思考要不要走電影這條路,因為我在電影方面沒有特別的長才。 」徐漢強說。

  在大學期間他自學了Flash、Director軟體,也學習了基本的程式語言,以及本身就有些繪畫基礎,打算在當完兵後找家遊戲公司待著。但在畢業前的最後一個學期,全部同學都在瘋《天堂2》,徐漢強也投身其中,人生道路似乎從這一刻開始,出現了不同的選擇。

  「玩MMORPG(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)時,總是在練功、賺錢,好像打越強的怪,你就高人一等。」徐漢強說,「現實世界不也一樣嗎?追求更好的官階,穿這件更好的衣服你可能魅力+2、去健身房幾天你可能攻擊力+3。」

  抱著打遊戲領悟出的想法,徐漢強找了幾個同學,用一台小攝影機拍攝出這個現實與虛擬竟如此相像的短片《第十五伺服器》。劇中的角色如果正在讀書,頭上的智力值就會增加;揮拳吵架,生命值就會慢慢減少。最終《第十五伺服器》入圍了台北電影節最佳實驗片,甚至是遠在香港的電影獎項。
 
  遊戲曾把他拉離電影這條路,卻又把他推了回去,「也因為這樣,人生就往這個方向去了。」徐漢強笑著說。
 
  之後徐漢強拍攝了《請登入.線實》,獲得金鐘獎最佳單元劇導演獎,成為金鐘獎史上最年輕的導演,在電影人生上劃下一個亮眼的註記。
 

  推出《魔獸世界》機造影片,AFK成玩家中的佳話
 
  擁有金鐘獎加持的徐漢強,還有另外一個知名的身份:獨立短片、MV及機造影片製作團隊「AFK PL@YERS(以下簡稱AFK)」的成員。如果是《魔獸世界》的玩家,或多或少都聽過這個以「機造影片」起家的製作團隊。
 
  機造影片是根據遊戲畫面所製成的影片,AFK自2006年開始,就以《魔獸世界》遊戲為基底,製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影片。甚至在2013年,於《魔獸世界》的開發商暴雪娛樂的年度盛事暴雪嘉年華(BlizzCon)上,AFK以《力量股的清晨》獲得全球影片大賽的亞軍。
 
  「AFK的風格很奔放,因為是機造影片,我們每次都嘗試不同的類型,假新聞節目、棒球比賽、音樂劇、動作影集,這些影片用真人來拍要好幾千萬,AFK就是三個人自己做完。」徐漢強說。
 
  但由於AFK並不是一間真正的「公司」,在成員也都有各自正職的情況下,更新速度越趨緩慢,已有兩年沒有新作品,「新影片的話,還要再等等吧。」徐漢強笑說。
 

  投入VR影片,在電影中大玩遊戲敘事方法
 
  除了機造影片之外,徐漢強也是國內積極嘗試VR影片的導演。2017年應高雄市電影館之邀,推出VR影片《全能元神宮改造王》。
 
  「我也是第一批去買Vive的人,因為很好奇VR的創作、遊戲,到底有什麼不一樣。」徐漢強說,在戴上頭盔顯示器後,他的確感受到VR所帶來的「另一個世界」說服力。
 
  在體驗VR的過程中,徐漢強領略到一件事,VR影片跟第一人稱遊戲的敘事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,「VR可以讓觀眾360度隨處看,沒辦法像電影一樣用鏡頭控制觀眾,也沒有剪接跟分鏡的概念,觀眾不follow你的故事你也沒辦法。」
 
  而第一人稱遊戲也是如此,就算眼前發生了重要的遊戲事件,玩家仍隨時都可以離開現場,「所以要怎麼用聲音、畫面,各種元素來引導觀眾,這是導演要想辦法的事情。」
 
  抱著躍躍欲試的心態,徐漢強一口答應高雄市電影館的邀約。
 
  在《全能元神宮改造王》當中,徐漢強為了測試VR的沉浸感,實驗性地將天空全部弄成8bit(8位元)風格,「大家拍VR都強調真實性,帶你去威尼斯、熱帶雨林、沙漠,如果今天踏入一個8bit風格的世界,我真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。」
 
  VR電影是徐漢強實驗性的嘗試,最終《全能元神宮改造王》在2018年獲得世界VR論壇的最佳創新敘事獎,也入選日舞影展,「我們嘗試了很多傳統電影做不到的事情,老實講,玩得很開心。」同時,他也透露在今年將帶著新作品《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劃》,重返高雄電影節。
 

  玩遊戲,玩到變導演
 
  徐漢強就連生涯第一部劇情長片都與遊戲分不開關係。
 
  「我什麼遊戲都玩,國產遊戲也玩,看到有個獨立遊戲團隊做了戒嚴時期的冒險遊戲,一直都很期待。」徐漢強口中的遊戲就是由赤燭推出的《返校》。
 
  在《返校》發售日當天,徐漢強直接在電腦前守著等待遊戲推出,幾個小時內就完成了遊戲,並在Facebook寫下:「我很少玩遊戲哭,但是《返校》的結局讓我哭慘了…… 當下我在心裡大叫:那個誰快來把它拍成電影啊!」
 
  這個「許願」,僅是徐漢強以玩家的角度抒發己見,之後與電影圈內人士聊天時意外聊到遊戲《返校》,徐漢強仍很興奮地表示,應該要改編成電影。「朋友就說,我們敲到你要拍嗎?」徐漢強回憶起那時候的情況,他一口就答應了,「當然好啊!」
 
  《返校》於2017年1月推出,僅幾個月的時間徐漢強就去拜訪了赤燭,並在6月宣布開拍,共花費兩年半的時候才完成。徐漢強笑著說當然遇到了許多挑戰、取捨,拍攝時他就像一個大玩家,需要重新組裝劇本、鏡頭、敘事方式,一個一個的困難就是一道又一道的關卡,劇組、美術、攝影等團隊就是他闖關時的最佳夥伴。
 
  最終的成果是一部講述「自由價值」的電影。票房也許不能定義成功與否,但徐漢強不想當叫好不叫座的導演,仍希望能在商業與堅持中找到平衡,他是否成功達到目標,就看有多少人買單。
 
  不管是被遊戲重新推入電影圈,又或者是靠著遊戲投入一個又一個的創作過程,甚至最後成為台灣第一款遊戲改編電影的導演,徐漢強的電影歷程被遊戲左右、被遊戲環抱。
 
  他是一個遊戲玩家,這個身份,未來也會持續下去。
 
圖說如下
圖一:徐漢強曾經因為遊戲想放棄電影,最後卻又因為遊戲被推回電影路

圖說如下
圖二:以觀落陰為主題的《全能元神宮改造王》,替徐漢強獲得世界VR論壇的獎項,並入選日舞影展

圖說如下
圖三:不同於許多VR影片講究真實,徐漢強將天空塗成8bit(8位元)的像素風格

:::

優久聯盟網站(另開視窗)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專區(另開視窗)通過AA無障礙網頁檢測

世新大學 版權所有 Shih Hsi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