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/實習校園記者 簡佩儀】
【圖/校園記者 張蕙纖 】
【編輯/公共事務室 張家瑀】
曾擔任台北市市長柯文哲競選總幹事的知名作家小野,受邀擔任世新大學中文系駐校作家,配合特色研究發展計畫,於20日舉辦學生座談會「文字和影像的關係」,以自身豐富的經驗,分享文字與影像的運用關係。
「從歷史的故事找到很簡單的戲劇點,它發展成一個idea之後,我們把它變成一本書。」談到文字創作的啟發,小野表示,妹妹的博士論文內容多為春秋戰國的歷史,使他從中獲得靈感,將其改編後,發想出眾多的童話故事。
小野指出,一則故事必須透過文字完整表達,因此文字為最原始的要素,而探索過去的文學與故事,找出新元素,也能創造自己的故事IP,成為電影、小說找題材的觀點。他以正在監製的電影「搜查瑠公圳」為例,以1961年轟動全台的一起女分屍案為題材,此案件看似簡單,背後卻牽扯出一個大陰謀,讓人重新正視這件歷史。
運用在地的故事、小說、音樂與漫畫加以改編,保留本土的拍攝手法與自有文化是小野對於電視、電影的基本信念。他認為,一個國家若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文化,則容易被其他國家文化殖民,國家與社會也會漸漸失去自我。
雖非中文系出生,但仍能運用生物相關知識至作品內,小野強調,創作本身不可能天馬行空,小說本身為虛構,作者的知識必須超過閱讀者,才能被認為是真實情節。
「中文系在所有行業都可以做。」小野建議,中文系學生不用過於擔憂未來出路,任何文字工作都適合發展,如廣告文案、寫故事、創作等。他也以自身經歷勉勵同學,多多嘗試任何事情。
圖一: 知名作家小野為2019世新大學駐校作家,第三場講座以文字與影像為題與學生分享創作理念。
圖二: 作家小野認為,台灣有文化,並不遜於新浪潮。
圖三: 作家小野解釋,IP就是位置、原始碼與創作,且自己就是自己的IP。
圖四: 作家小野與學生熱情互動,面對學生提問,有問必答。
圖五: 整場講座歡笑不斷,世新學生熱絡提問。
圖六: 作家小野與世新學生分享一路走來的拍電影歷程。
圖七: 知名作家小野與世新學生於講座後開心合影。
圖八: 作家小野勉勵學生把握機會,勇於嘗試各行各業。
圖九: 作家小野透露,喜愛利用生活中任何時間創作,且認為愈擁擠的地方靈感愈多。
圖十: 作家小野認為,寫作就像寫日記,能夠將生活描述得更詳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