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/校園記者 張嘉恩】
【圖/校園記者 陳可樺】
【編輯/公共事務室 張家瑀】
素有「廣播魔法師」美名的張敬,是廣播金鐘獎的常勝軍,今年和唐妮、季潔以「少年超優SHOW」榮獲第53屆少年節目主持人獎,這也是張敬的第11座金鐘獎。身為優秀的廣播主持人,張敬也同時為配音員、混音師、錄音製作人、聲音表達訓練師等,致力於推廣聲音美學。他的斜槓人「聲」,目標一致,皆願透過聲音傳遞感動。
一張簽名照的故事 流星下的廣播夢
說起話來不疾不徐,輕柔、沈穩的嗓音富有磁性,是張敬最大的特色。張敬笑道,從年輕時就有許多人稱讚他聲音好聽,甚至因此喜歡和他講電話,用聲音擄獲人心的魔法開始發酵。高中時,資深廣播主持人光禹來校演講,張敬向他索取簽名照,卻被反問他有嗎,年少單純的張敬拿出當時流行印有自己照片的「明星卡」,寫下自己的電話給光禹,沒想到魔法旅程從此展開。
後來張敬果真接到光禹的電話,話筒邊的兩人聊得盡興,便相約夜晚看流星雨。「我準備很多願望要許,許到最後不知道要許什麼了,就說我也要做廣播!」從不是任何人的聽眾、也並非崇拜光禹,但始於流星下的廣播夢,卻冥冥中牽引張敬收聽節目、留意廣播,而後投入至今 。
從輔大到世新的金嗓 乘載口傳的翅膀躍上廣播
曾在輔大讀過兩年景觀設計的張敬,志卻在傳播。曾參加校內廣播社,生澀地錄了三集節目後,便決定轉學至世新一圓傳播夢。張敬分享,大三時便和現在的妻子唐妮、以及廣電系的朋友至電台毛遂自薦,雖只有輔大錄音室的經驗,但在口傳系習得口語表達上的訓練,對面試時的談吐相當有幫助,便從此踏入廣播的魔法界。
「口傳給我的收穫不像是一門如法律或醫學般的專業,但卻是如虎添翼的那對翅膀。」張敬認為,系上許多上台報告的磨練,日積月累後就成羽翼,皆能幫助學生展翅飛翔至喜歡的天空。而世新開放的校風則包容許多探險的玩心,張敬說道,從前的自己較為孤傲,但受世新活躍的氛圍影響,他的思維變得奔放,他開始成為活潑的廣播人。
用聲音陪伴人心 傳遞社會的感動能量
「廣播是一種陪伴,我陪伴他們成長生活。」張敬以「聽友」稱呼聽眾,就像是透過聲音交流的朋友。他最難忘的經驗是曾一天收過200封聽眾的回饋信,「打開櫃子,信會掉出來的那種!」張敬生動地描繪,從前的回饋是慢慢地郵寄,但手寫的溫暖卻是深深地刻印。然後張敬在空中回信、聽眾再以文字會友。
對張敬而言,廣播的功能除了平常性的陪伴,更有穩定民心的力量。如921地震、八仙塵爆等天災人禍發生時,社會大多籠罩悲觀的氛圍,但廣播即是在人心惶惶時,傳遞良善的能量。「我喜歡美好的事,我要透過廣播故事告訴大家,還是有很多值得感動的事。」張敬進一步分享,曾有媽媽和小孩聽了節目後抱著一起哭,甚至有聽眾已經到家了,卻還等聽完故事才下車,他們都著迷於張敬施展的正能量魔法。
急流勇退不戀棧 推廣聲音美學傳承感動
身旁同為廣播人的妻子唐妮,是張敬大學至今的最佳夥伴,兩人攜手創下獲獎無數的金鐘紀錄,甚至有廣播界的「金童玉女」之稱。彼此在工作上經常相互切磋,張敬笑著說,兒子還曾問道為什麼他們都有聊不完的話題,讓他都插不上嘴。但路走久了總有疲乏之際,得到第六座金鐘獎後,張敬認為做廣播的快樂已然打折,爬到巔峰後的成就感反而只變成數字的累積,所以他毅然決然地急流勇退,走入另一條推廣教育、學習混音編曲之路。
一路上方向不一,但心願恆存。在離開喜歡的廣播後,張敬依然追求聲音創造出的感動,轉而投入聲音美學的推廣、開班授課,同時偕唐妮再拜師學習混音編曲,充實多元能力。第二階段的人生探索,張敬持續懷揣美聲的力量,散播溫暖。待到回歸廣播生活時,就能成為最開心的工作。
除了是金鐘「常客」,張敬亦發揮所學成為混音師、錄音製作人、聲音表達訓練師等,近期還出版《進擊吧!現代詩:詩、歌、人聲的傳媒實踐》一書,欲引領更多人進入廣播、音樂及文學的世界。把金鐘的成就放到社會回饋,張敬溫柔地說,廣播是一次性的東西,播畢即逝,他希望再寫一本淺顯易懂的教學書,讓自學聲音變得更容易入門。斜槓人「聲」的精彩,張敬想永遠揮灑聲音的魔法,感動人心。
圖一:張敬致力於推廣聲音美學,身兼配音員、混音師、錄音製作人、聲音表達訓練師等多種角色。
圖二:離開廣播圈後,張敬投身於聲音美學的推廣。
圖三:欲引領更多人進入廣播,張敬計畫寫一本淺顯易懂的聲音教學書。
圖四:張敬與唐妮、季潔以「少年超優SHOW」榮獲第53屆少年節目主持人獎,這也是張敬的第11座金鐘獎。(張敬提供)
圖五:張敬特別舉辦聽友會,感謝一路陪伴他成長的聽眾朋友。(張敬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