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徵稿主旨:
實踐大學創立於1958年3月26日,前身前副總統謝東閔先生創立的實踐家政專科學校,1997年8月正式升格為實踐大學,以「力行實踐,修齊治平」為辦學理念,專精於民生、設計領域,落實生活與藝術的結合與實用。為紀念創辦人謝東閔先生,並刺激大專學生藝文創作風氣,本校舉辦「謝東閔先生紀念文學獎」,今年為第十一屆,為提昇本文學獎社會影響力、符合本校特質取向,並倡導「生活品味」與「品味生活」理念,本屆文學獎擬擴大舉行,並以「生活文化與文學書寫」為徵文主題,提醒國人關注生活、品味生活的重要。
二、徵文主題:「生活文化與文學書寫」
朱天文《荒人手記》提到「物質即存在,此外別無存在,不冥想,不形而上,直觀的眼界裡所看見的亦即所存在的。」人類的生活,依賴著各式各樣的物品,這些具體存在的物即為「物質」,舉凡吃的食物、住的房子、穿的衣服、交通工具等,這些眼睛看得見的物,無不是生活的必需品。然而,無論從歷史與文化的觀點來看,「物」不只是物,「物」記錄著生活的點滴,而「生活」即是人類文明所由積累的材料,換句話說,透過物的紀錄與描述,我們不只可以看到歷史,還可以看到深厚的文化底蘊,以及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情感。實踐大學自創校以來,強調家政與民生的實用,正是這種重視生活即文化、文化即生活的體現。為凸顯本校特色,第十一屆「謝東閔先生紀念文學獎」,徵文主題訂為「生活文化與文學書寫」,藉由生活的書寫,表達對自身、生命與文化的反思。
三、徵文項目與說明
第十一屆「謝東閔先生紀念文學獎」徵稿分小說、散文兩組,每人每類以應徵一件作品為限。
1、小說組:八千至一萬五千字。
2、散文組:二千至五千字。
本屆「謝東閔先生紀念文學獎」徵文主題為:「生活文化與文學書寫」,舉凡與「食、衣、住、行」相關之小說與散文,均可投稿,具體說明如下:
食:以「飲食」為敘述主題之散文或小說,即狹義之飲食文學,如林文月《飲膳札記》以食物作為生活書寫素材、焦桐《暴食江湖》紀錄飲食與生命記憶等,皆屬此類。。
衣:與流行、時尚、設計相關之「物」,及這些「物」與個人、社會有關之文學創作,如朱天文〈世紀末的華麗〉、楊澤《作家的衣櫃》、張小虹《絕對衣性戀》等,以文學的手法,書寫流行、個人與時尚文化的洞察,皆屬此類。
住:以家鄉書寫為主題的散文或小說,或客居他地、回憶故鄉之作品均可,如吳鈞堯《熱地圖》書寫故鄉金門、楊富閔《為阿嬤做傻事》寫故鄉大內與長輩記憶與葉聖陶〈藕與蓴菜》書寫故鄉蘇州均屬此類。
行:以旅遊為主題的散文或小說,如羅智成所言「旅行文學的內容應該是來自創作者個人旅行的體驗。藉由行動與觀察,我們和某個時空互動,並產生知性或感性的激盪」,意即以文學記錄旅行的作品,均屬此類。
活動日期: 3/3/2015 ~3/31/2015
1132教師授課手冊
113學年度第2學期 優久聯盟跨領域學分學程申請資訊
114學年度大學繁星推薦招生校系分則查詢(附去年錄取標準)
113學年度行事曆
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招生校系分則查詢(附去年篩選標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