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/公共事務處 張家瑀】
【圖/公共事務處 范惠婷】
面對少子化衝擊,高等教育辦學日益艱難,世新大學力求維持良好高教品質,並且貫徹「傳播貫穿各學門」之理念,遂於學期末由校長吳永乾邀請各院系所主任餐敘,針對108學年度碩、學士班課程改造進行討論,盼在眾人集思廣益之下,使世新大學在快速變化的高等教育產業中,維持領頭羊之優勢。
人文社會學院與共同課程委員會餐敘於6月28日舉行,校長強調人文社會學院課程須與社會趨勢、數位發展有所結合,並指出課程改造必須要能達到「學用合一」之效果。校長表示目前大學教育已跳脫傳統,必須與產業結合,才能有效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力。
教務長郭昱瑩指出,本次餐敘希望各系所能夠針對碩士班招生以及碩士畢業論文等問題,發表意見與提出可執行方案,此外,各系課程與趨勢以及各系所特色相呼應,盼各系所主任參考國內外標竿大學,一同思考如何改造課程。
首先,各系所針對系上特色課程、以及課程改造作介紹,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黃德北表示,因應所內學生畢業後多數會至NGO組織任職,而許多NGO組織需要藉由影像紀錄來推廣其議題,過去社發所曾開設「影像紀錄社會發展」課程,訓練學生運用攝影機拍攝紀錄片,讓學生受用良多,盼未來能再次開課。
性別研究所所長陳明莉則指出,性別議題需要藉由傳播來倡議,因此性研所特別針對學生就業方向,以及運用新媒體工具以及大數據、AI等新趨勢進行課程改造,108學年度預計開設「新媒體社會運動實務」、「性別NGO經營管理」、「性別教材規劃」等課程。
針對碩士生畢業論文,社會心理學系主任詹昭能表示,碩士生若要以紀錄片拍攝的形式,也可以做為技術報告。詹昭能認為,社心系課程改造將加強實務方面,未來將在諮商輔導、社工實習上有所著墨,108學年度預計將開設「諮商技術」、「個案管理」等相關課程,同時也鼓勵學生善加利用資源,利用世新大學與其他11間優秀私立大學所舉辦之優久聯盟進行選修。
英語學系主任王毓芝則說明,英語系一直以來強調理論實務並重,學生皆與業界接軌,在校期間便前往國中、補習班實習。她表示,世新英語系將英文與媒體結合,與新聞系開設整合性新聞英文課程,讓學生學習撰寫新聞稿,也藉由商用英文使學生探討美中貿易大戰、寬鬆政策等。此外,107年將開設「新聞媒體傳播與敘述」課程,將英語實際落實、使用於傳媒、遊戲、網頁等面向中。
中文系主任張雪媃指出,中文系近幾年盡力開設相關課程與傳播學院接軌,如與新聞系開設之基礎新聞採寫,以及配合高教深耕計畫之古典詩詞創新。張雪媃表示中文系研究所課程皆非常傳統,盼未來能推動跨系合作,結合新聞系師資,讓碩士生可以作家或是文學作品的深度影音採訪報導,作為畢業之技術報告。
日語系主任潘心瑩表示,日語系在課程中加入三大創新元素,分別為媒體、經貿、觀光,希望可增設兩門創新課程,分別為「動畫與遊戲配音」以及「台灣導覽實習」,潘心瑩認為許多遊戲公司欲將台灣遊戲推廣至日本,需要大量日語配音員,盼能透過該課程進行產學合作,而台灣導覽實習課程,則是因應日語系學生經常擔任導遊義工,將藉由課程帶領學身深度調查台灣文化。
外語中心主任朱容萱主任則因應大數據、AI時代來臨,她表示未來傳統英文課程將越來越少,取而代之的是使用AI機器人、大數據來檢測學生的英文能力,進一步發現學生的弱點之後補強。
對於各系踴躍提出課程創新、改造的規劃,郭教務長提醒各系主任,108學年度欲增開課程,務必於下學期課程會議中提出。而針對社心系、日語系主任皆提出系選修課上限問題,郭教務長表示,可研擬在通識中心開設課程,並設定修課門檻。
為拓展學生學習興趣,提升自主學習能力,並促進跨域創新、學用合一,打造符合個人特質之學習歷程及職涯規劃,世新大學也推動「微學分」、「微學程」課程,以提供學生更大的學習彈性。
朱主任表示,未來外語中心將發展微學分課程,如八小時密集的語言課程,只要修滿堂數便可取得0.5學分,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。
通識中心主任李功勤則指出,世新大學擁有豐富的大陸姊妹校資源,擁有國內少有的兩岸四地暑期通識課程。此外,通識中心也積極為教師規劃研討會,自2014到2018,皆與對岸一流大學合作,使教師有跨域學習的機會。李主任表示,配合課程趨勢,通識中心在107學年度也將舉辦「微學程」,分別歷史視覺、全球視野以及大數據,只要學生修完相關課程,便能獲得學程證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