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/公共事務處 潘韜宇】
【圖/聯合報 提供】
邁入第二屆的「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」以生態文明為主軸、建設性新聞為報導方法,由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主辦、世新大學與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共同協辦。今年為鼓勵更多媒體從業人員及校園學子來參賽,主辦方提高總獎金逾130萬元、新增長片及短片項目、得獎名額也增多,並首創「融媒體工作坊」。
近年社會大眾對新聞工作者的印象轉趨負面,傳播學產業學界匯集彼此力量,於2017年創辦「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」,凝聚各界對生態文明的關注,期盼以「建設性新聞(Constructive Journalism)」改善臺灣的媒體環境。第二屆增設的「融媒體工作坊」,邀請新聞媒體領域學者及專業人才分享經驗,以實作練習的方式互相交流。
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肯定這份理想和用心,他表示,「世新大學與TVBS、聯合報攜手一起走出二條路,一個是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,讓大家有好理由去做好事,以及今天舉行的融媒體工作坊。」陳清河認為,融媒體不只是用好的工具、不只是說好的故事,而是要兩者相加,才能呈現單一事件的不同面相。他說,像這樣將媒體產業跟大學教育的機制結合,會灌溉養分給媒體,漸漸剝離過多的商業化及政治化內容,重塑媒體的公信力。
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董事張孝威表示,「在網路新媒體與自媒體浪潮衝擊之後,大眾是會逐漸區別出,經過把關查證的新聞才有真正的價值,優質的媒體依然扮演社會教育者的角色,讓我們一起胸懷這樣子的理念和使命感,繼續努力成為眾聲喧嘩中捍衛真相、理性公正的清流。」
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執行長羅國俊表示,「在人人都是傳播者的時代,媒體更需要不斷創新說故事的方式,有效傳遞正確且有價值的好新聞,這不僅是使命,更是責任。」聯合報副社長游美月也指出,聯合報數位轉型工程開始學習更多創新說故事方式,產出受眾需要的產品。轉型過程中有二大最關鍵要素,一是用戶(user),掌握精準的受眾(TA),了解用戶的需求,給予精準的內容;二是堅持媒體核心價值,因些媒體並非失效,關鍵是找到感動人心的路。
第二屆全球永續報導奬持續面向全球華文地區徵件,分為專業組與學生組,專業組是新聞從業人員、自由投稿人;學生組則是在校學生。徵件範圍為2017年5月15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間由參賽者自行完成之作品。總奬金提高至130萬元以上,學生組奬金大幅提高一倍以上,希望扎根校園、培育建設性新聞的未來種籽;專業組方面則是得獎名額大幅增加,與首屆相比,增加逾六成。詳細辦法可上「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」官網:www.newsaward.org。
圖一: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起跑,獎金獎項增多、總獎金逾130萬元。
圖二: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認為,融媒體即是將好工具和好故事結合。
圖三: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TVBS董事長張孝威致詞。
圖四:聯合報副社長游美月致詞時指出,堅持媒體核心價值的關鍵是找到感動人心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