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/校園記者 伍純秀】
【圖/校園記者 李詩敏】
【編輯/公共事務處 李權哲】
杜沁怡是一位來自於中國大陸的女孩,生命中卻存有異鄉的記憶。在美國、英國及臺海兩岸穿梭停留的那些日子裡,培養出她對於語言的敏感度,對她而言,「英語」不只是冷冰冰的字母,而是包裹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記憶,那是有溫度、有故事的。
圖一:杜沁怡勇奪優九聯盟「優譯盃」雙料冠軍。(圖/杜沁怡提供)
奪「優譯盃」雙料冠軍 自我要求嚴苛
「聽到獲獎的那一刻,感覺一切很不真實。」就讀世新大學英語學系四年級的杜沁怡,大學時期踏入異鄉臺灣,生活將近四年之久,近期在優九聯盟大學舉辦的「2017優譯盃中英口筆譯大賽」榮獲雙料冠軍。她透露,因為對翻譯有興趣,也剛好有這方面的實習經驗而報名參賽,從沒想過能獲得如此佳績。
杜沁怡謙虛表示,比賽表現仍有進步空間。特別是口譯部分,參賽者必須站在大禮堂的玻璃講台,面對臺下三位評審及一大群觀眾即席翻譯,緊張的氣氛瀰漫在參賽者間,對於自我要求嚴格的她,認為口譯內容可以翻得更完整,尚有不足之處可以改進。
圖二:杜沁怡在「優譯盃」力抗優九聯盟對手,為世新爭光。(圖/東吳大學英文學系提供)
圖三:杜沁怡在「優譯盃」比賽上全神貫注進行翻譯。(圖/東吳大學英文學系提供)
旅居英國開啟學習之路 母親為關鍵啟發者
「住在英國的那段日子,我必須學英文。」杜沁怡回憶,大約在五歲到十歲之間,當時身為大學老師的母親,前往英國攻讀研究所,兩人曾在英國短暫生活過一段時間,開啟了她對「英文」的學習之路。不同於一般學生「辛苦學英文」,對杜沁怡來說,英國這個環境讓她像是在學習母語。她笑說,一旦能克服語言障礙與人們溝通,一切事情都變得簡單而輕鬆。
杜沁怡不諱言地說,母親是她重要啟發。大一那年暑假,母親安排她擔任一場會議的翻譯實習生。當時,她坐在外國學者身旁,聽著臺上講者發表學術論文並即席翻譯。她苦笑說,這真的很困難,因為講者不會停頓,內容又是專有名詞,導致翻譯難免有不精準或遺漏的部分,幸好外國學者們都很親切,沒有責怪她。
閱讀培養英文語感 廣泛接觸熟能生巧
「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,我沒有特別背書死記單字。」從小就愛看書,母親常會帶著杜沁怡到圖書館,借閱英文原文書供她閱讀。一開始,她有許多單字看不懂,但隨著閱讀種類越來越廣泛,於是能對英文駕輕就熟。
平常就有閱讀習慣的杜沁怡,最喜歡的一本小說是《道林•格雷的畫像》(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),創作者是愛爾蘭作家奥斯卡王爾德(Oscar Wilde)。杜沁怡笑說,自己很喜歡這類魔幻現實主義的作品,第一次閱讀這本書是在12歲左右,當時無法理解書中深奧的哲學概念,直到長大後才能漸漸明白,而且每次閱讀都會有不同感受。
圖四:杜沁怡認為「閱讀」有助培養語感,圖為她最愛的小說《道林·格雷的畫像》。
圖五:杜沁怡(圖左)曾為模擬聯合國社團一員,這段經歷啟發了她對政治的興趣。(圖/杜沁怡提供)
積極向外拓展視野 臺灣、美國雙重交換
大學時期,杜沁怡來到臺灣念書,考上世新大學英語學系。她說,在系上最大的收穫,就是實作的經驗。透過團體合作完成報告的方式,對於英文的學習與鍛鍊相當有幫助。
「我一直都很想再到國外念書。」自從與系主任聊過後,杜沁怡得知可以申請交換學生,因此早在大一就開始籌備,直到大三終於成功申請到美國姐妹校Juniata College交換。她參與了許多課程,像是法文、復仇文學、國際政治入門等,其中以復仇文學最有挑戰性。為方便課堂討論,每次上課前,她得利用兩天時間把兩百多頁的原文書唸完,壓力不小。對她而言,美國的課程比起臺灣相對較多、較難,卻也幫助她在英文方面的成長有很大收穫。
未來計劃攻讀法學 提供語文學習建議
談笑間透露著堅毅與自信的特質,對杜沁怡來說,學習語言的過程總是伴隨著故事。不管是旅居異國的經歷,還是原文小說裡的情節,英文在她生命裡是一種記憶的象徵,不刻意用辭典定義它的意思,也毋須強迫死記拼音,而是一門理解後的學問。
在世新模擬聯合國擔任社員期間,啟發了杜沁怡對於政治的興趣,未來她計劃赴美攻讀法學院,畢業後希望從事律師事務所相關工作。杜沁怡建議學弟妹,盡量將自己浸潤在語言環境中,並為自己找尋機會。例如找外籍生聊天、觀賞英美影集或小說,透過閱讀培養語感,才能把英文學得紮實。
圖六:杜沁怡赴美擔任交換生,讓英文能力大幅提升。(圖/杜沁怡提供)
圖七:杜沁怡(右二)在美留學期間培養自主能力、結識許多朋友。(圖/杜沁怡提供)